我国石墨产业布局畸形严重 改变刻不容缓
2015/03/11 点击 4232 次
中国粉体网讯 正值2015两会期间,由民进中央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规范中国石墨产业发展的提案,再次让中国石墨产业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曾有专家预言,20世纪是硅的世纪,21世纪是石墨的世纪。预言似乎并没有食言,早在2010年,欧盟委员会就将石墨列为欧盟14种关键矿产之一。2013年“石墨烯”也曾入选欧盟“未来新兴旗舰技术项目”。
据了解,石墨属稀有珍贵非金属矿种,具有耐高温、抗腐蚀、抗热震、强度大、韧性好、自润滑强度高、导电导热等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能,是国防军工航天与现代化工业、高新尖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资源。石墨新材料已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广泛应用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国防装备制造等高技术领域。
然而,尽管天然石墨是中国的优势矿物资源,储量、产量、国际贸易量均居世界前位,但中国的石墨产业布局严重畸形的局面却亟待改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副教授沈毅接受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国内石墨产业矿产资源资料落后,生产品级划分不严,浪费严重,基本上处于采选和初加工阶段,技术严重落后,产品绝大部分为普通中高炭矿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日、美等发达国家将天然石墨作为战略资源,却利用中国的廉价原料,深加工成能够在电子、能源、环保、国防等领域应用的先进石墨材料,以极高的价格占领国际市场并返销中国。
沈毅指出,中国的石墨产业发展存在三大问题如下:
石墨资源开采落后是宝贵战略资源的巨大浪费
据了解,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形成条件的差异,鳞片石墨的尺寸存在差异,不同矿床、不同的成矿部位,石墨的鳞片大小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加工处理方式和应用领域也就不同。但是目前国内石墨资源的找矿评价工作还是十年前的资料,近10年没有开展石墨资源区域找矿工作。且长期以来,对石墨矿资源的评价总体粗略,对不同特征的石墨矿石工艺学研究缺乏,石墨选矿回收率低,大鳞片石墨产率低。没有查清不同鳞片尺寸的石墨资源分布状态,也没有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鳞片石墨发展出不同的深加工方法。资源特征不清,加工方法单一,结果造成加工过程中大尺寸鳞片石墨得不到有效保护,小尺寸鳞片石墨得不到有效利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利用实际上是宝贵战略资源的巨大浪费。
中国石墨出口量过于轻率,成为世界随意索取的优质石墨库
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资料,截止2012年底,中国晶质石墨(鳞片石墨)矿储量为2000万吨。在10几个国家开采石墨矿产中,中国、印度和巴西是世界上三大主要的石墨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90%。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天然石墨生产国,从2011年到2013年,每年年产约为80万吨,但由于国内天然石墨行业长期存在的无序的开采与发展,使其粗加工产品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不少资金并不充裕的小企业,通过大量出口初级产品以缓解经营压力。多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天然石墨产品的最大出口国。随着石墨资源的随意外销,使得中国优质鳞片石墨资源基地面临着枯竭。与中国对石墨资源过度开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石墨深加工产品技术上领先的发达国家,则对天然石墨实行“以购代采”的战略,并且进行技术封锁。韩国封存本国的资源不开采,趁中国产品低价竞销之机大量进口,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石墨沉入海底作战略储备,美国对本国的石墨资源进行了立法保护。
中国石墨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据悉,中国生产的天然石墨产品中,绝大部分是最初级的加工产品。这些初级加工产品,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产能过剩又压制了价格。伴随初级产品出口为主,中国石墨的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和生产则明显缺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纯微细石墨的用途越来越广。普通的高碳石墨产品已不能满足原子能,核工业的飞速发展急需大量的高纯石墨。据2011年不完全统计,中国高纯石墨年需求量约为20万吨左右。国外以其技术优势在高纯石墨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并在石墨高技术产品方面对中国进行禁运。目前中国高纯石墨技术只能勉强达到纯度99.95%,而99.99%乃至以上的纯度只能全部依赖进口。2011年,中国天然石墨产量达到约80万吨,均价约为4000元/吨,产值约为32亿元。目前,进口99.99%以上高纯石墨的价格超过20万元/吨。其进出口由于技术壁垒导致的价差非常惊人。
中国石墨生产加工及进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不乏有多位专家和分析人士纷纷表示中国石墨产业的发展必须先解决开采不规范、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和现状。沈毅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须加快整治石墨开采乱象、限制石墨出口、并且加大石墨高附加值的研发力度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加快整治中国石墨开采乱象,提高资源利用率
沈毅表示,中国目前约有近千家石墨企业,长期以来,中国石墨行业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生产集中度低等诸多问题,从而使国内石墨行业陷入技术装备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窘境,甚至出现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非法开采等现象,这不仅造成行业整体竞争力不足,而且浪费了有限的宝贵资源。最多20年,国内已探明的优质晶质石墨资源就将消耗殆尽。届时,中国将从国外高价进口石墨,由石墨大国变成石墨贫国。建立高效、有序地对石墨进行保护性开采,才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一方面加强对优质石墨资源勘查开发的有效监管;另一方面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国家对优质资源的掌控力度,增强中国在石墨产业链的话语权。
限制石墨出口,加强石墨资源战略性储备
天然石墨以其独特性和稀缺性,已成为工业化国家必争战略资源。石墨对于现代新概念工业发展的意义,比稀土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美国、瑞士、日本等都拥有本国的石墨资源,但考虑到其重要性、稀缺性以及开采的环境成本,都把本国的石墨资源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储备,不去开采。例如日本是中国最大的石墨市场,每年日本的石墨进口量就占中国总出口量的32.6%,并将大量进口的石墨矿沉入海底;韩国则封存了自己的石墨矿山,每年的进口量占中国总出口量的14.3%,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石墨进口国;美国本身不设石墨矿,每年的进口量约占中国总出口量的10.5%。石墨尤其是高品质大鳞片石墨,毕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中国又是最大石墨消费国,不能等到宝贵资源流失殆尽才去考虑限制。建议中国应对石墨资源进行必要的战略储备,包括石墨产品储备、产能储备和优质矿产地储备。严格控制初级产品的出口,这不仅可以平抑石墨价格的大幅波动,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石墨资源的战略性应用,增强对国际市场的掌控能力。
加大国家石墨研发力度,力争由石墨资源出口大国转型为石墨技术出口大国
对于中国石墨行业而言,技术进步是其发展的重心和关键。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不断致力于提高技术水平来开发石墨新产品和新用途,甚至由于多年积累,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的态势。例如氟化石墨主要由美、日、俄生产;膨胀石墨主要由美、日、德、法等国垄断;其中高纯膨胀石墨只有日本生产。中国目前并没有掌握石墨深加工技术核心,这也是导致中国石墨资源“低进高出”、国外“以购代采”的状态长期存在。因此制定高标准的石墨企业准入门槛,强化高附加、高技术石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形成强大的石墨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和自主的技术与人才培育体系。提高石墨业科技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转变石墨企业由粗放式的以量取胜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培育和壮大石墨乳、石墨电极、石墨烯等现代产品主体。完善石墨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做国内高端石墨产品国内外的展示展销,拓展对外流通市场渠道。加大石墨产品换代金融扶持力度,深入实施好引进相关人才技术孵化工程。建立健全石墨行业新标准化体系和石墨产品分级和进出口监管体系。
沈毅表示,随着石墨资源战略意义的不断提升,为了改善中国石墨行业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企业、政府、行业和科研院所要加强协作,凝聚力量,统筹规划,高效合理利用中国稀缺性的战略资源。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新闻:· 寻找“中国好粉材”之河南五星新材等静压石墨 2024.11.18· 石墨纳米材料供应商:东莞市八洲通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入驻粉享通 2024.11.04· 必看!隐晶质石墨提纯指南 2024.11.01· 2024年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增长:重晶石12.4%、高岭土4.0%、晶质石墨23.9% 2024.10.30· 天然石墨利润还剩多少? 2024.10.24· 石墨产业周报:超大型晶质石墨矿、6N5提纯技术,产业接连突破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