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 “别看那一片片的山脉黑黢黢的,里面蕴藏的石墨可多了,当地人管它叫‘黑金’,那可是我们鸡西的宝呀!”指着不远处连绵的群山,在黑龙江鸡西石墨产业园打工的农民王强笑着对记者说。
“也就3年工夫,石墨在全区工业占比由不足20%上升至70%;煤炭由70%以上下降到20%。”鸡西市恒山区负责同志说,“这一升一降,更坚定了我们转型升级的信心。”
1991年鸡西矿务局年产突破2000万吨,成为全国第二大煤炭生产基地。但近些年煤炭市场持续低迷,鸡西终究难逃“资源魔咒”。仅2015年,鸡西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2.8%,产值下降33.5%。但令人欣慰的是,由于石墨深加工等新兴产业的拉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降反升2.4%。
鸡西石墨资源总量8.5亿吨,居亚洲之首,约占全国的38%。为打造科技含量最高的“中国石墨之都”,鸡西牵头成立全国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国家石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积极与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自主创新研发推出一批适应市场需求、抢占行业制高点的新技术、新产品。同时,率先在石墨资源富集的恒山区、麻山区,规划建设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石墨产业园区。目前已有13户行业领军企业入驻,项目总投资53亿元,围绕密封材料、超硬材料等产业链条,做石墨精深加工的大文章。
“当我决定投资石墨,就率先加入了煤矿‘去产能’的行列……”宋国涛如今是申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5年前他还是一个整天忙着“地下掘金”的煤老板。从入驻鸡西石墨园区起,他陆续卖掉了5个煤矿,建起了两个石墨选矿厂和一个石墨深加工厂。
鸡西现有的32户石墨企业中已有9户升级为深加工企业。随着石墨深加工的迅猛崛起,一大批人才从煤矿流向石墨,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民就是其中之一:“我原是学煤化工的,就是看到这个新兴产业潜力大才转的行。”浩市主攻方向为超硬材料,产品已做到金刚石级、宝石级。在金刚石生产车间,赵建民给记者演示了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增值魅力”:从矿石选出1吨石墨的成本3000元左右,经过提纯后的高纯石墨产品会增值十几倍,一吨约3万元;再从高纯石墨到石墨触媒柱,又能增值近3倍,每吨8万元;而从石墨触媒柱到金刚石,则增至每吨150万元。
丰富的煤炭、石墨资源,是大自然赐予鸡西的瑰宝。在大力发展石墨产业的同时,煤炭深加工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歇。2015年8月,总投资1.1亿元的120万吨洁净煤项目在鸡西投产。这是目前黑龙江唯一的一家洁净动力煤企业,具备当前各国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实现了煤炭由“黑色”到“绿色”的蜕变,更为矿区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
百年煤城鸡西,扬资源之长,补深加工之短,奋力走出一条煤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