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2010年,两名英国教授因发现了石墨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自此,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石墨新材料,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石墨前景令人艳羡
“石墨作为非金属矿物,具有导电、耐热、韧性好、抗腐蚀、可塑性强、滑润性能好等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医学、军工、国防、航天等行业,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非金属材料,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中国石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韩玉凤说。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世界天然石墨总储量约为7700万吨,中国储量5500万吨左右,占比超过70%,是世界第一大国。石墨产业在引起广泛关注之前,只是非金属矿工业范畴的一个微小产业。而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肉眼不可见,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相当于10万层石墨烯的厚度。它具有很强的韧性、导电性和导热性,是理想的替代型材料。
优良的特性,加上应用领域众多,使石墨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按照我们国家提出的2020年电动汽车数量占所有交通车辆10%的发展目标,预计仅动力电池所需的石墨负极材料将达到15万吨,市场容量将达到500亿元。在军工和民用的应用领域,柔性石墨产品已呈现出替代传统产品的发展趋势,仅石墨空调叶脉板产品,市场空间就达到500亿元。石墨烯被公认为21世纪的“革命性材料”,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
由于石墨新材料所具有的优异特性,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石墨将取代硅在电子领域的应用,人类将从“硅时代”进入“石墨时代”。
诸多问题使人堪忧
石墨新材料的美好发展前景不容置疑,“在人们趋之若鹜之时,石墨产业的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国家石墨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袁国辉不无忧虑地说。
从事石墨应用研发多年的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张凌燕认为,中国石墨储量虽大,但是由于每年的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70%,随着我国石墨资源的消耗,以及其他国家找矿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多的石墨矿被发现,未来我国石墨资源占全球的比例将不断减少,届时可能失去在石墨产业上的话语权。
在我国大量出口石墨初级品的同时,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却早已把石墨列入国家战略资源,进行立法保护,有的国家封存了自己的石墨矿山,严控开采,甚至将部分进口的石墨储藏起来,以备将来使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生产的石墨制品绝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出口产品每吨不及3000元,而进口的高端石墨产品每吨高达几十万元,价格相差上100倍,这种“倒挂”现象一直为人们所诟病。据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因为我国石墨产业较发达国家起步晚,一些企业石墨浮选工艺、技术与设备落后,产量低,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不高,而精深加工和高端制品的核心技术多掌握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手中,我国尚没有攻破这些关键技术。
即使如此,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仍在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市场疲软,如占石墨总产量四分之一的耐火材料,因产能过剩,对石墨价格冲击很大,致使近几年石墨精粉的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
“市场才是试金石,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发展石墨产业,不管是否拥有资源,掌没掌握先进技术,这样可能把好端端的产业做烂了。”袁国辉说。
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破解才能实现石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呢?
据了解,为引导石墨行业健康发展,优化产业结构,2013年,工信部发布了《石墨行业准入条件》。对石墨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与装备、产品质量等分别作了明确规定,并对能源、水资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
“设置准入条件,规范地方与企业行为,有利于石墨产业的长远发展。”韩玉凤说。
业内人士也对我国石墨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沈毅认为,要加快整治我国石墨开采乱象,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效、有序地对石墨进行保护性开采。同时,加强石墨资源战略性储备,严格控制初级产品的出口,这不仅可以平抑石墨价格的大幅波动,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石墨资源的战略性应用,增强对国际市场的掌控能力。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委会秘书长向琦认为,石墨产业的根本出路是转型升级。主要是进行技术升级,通过引进先进工艺,改变技术落后的现状,保障生产的产品达到或符合国家的规定和市场的需求。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突破深加工技术瓶颈,形成从采矿、选矿、提纯、深加工到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走向价值链的高端,实现我国石墨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了解,目前一些地区正在积极寻求产品提档升级,黑龙江萝北县与内蒙古兴和县作为我国重要的石墨产地,已在石墨负极材料与柔性石墨制品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而且,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均制定了促进石墨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接受记者采访的众多相关人士均认为,尽管石墨产业还有很多问题要破解,但是有资源优势为依托,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作保障,加上一些骨干企业正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石墨产业将不负“黑金”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