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突破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大型石墨烯薄膜制备设备及石墨烯材料专用计量、检测仪器,实现对石墨烯层数、尺寸等关键参数的有效控制。石墨烯其实已经要求走出实验室阶段,逐步解决实现产业化所要面临的技术难题。石墨烯概念股再次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
石墨烯相关产业政策
2013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投入 2.1亿元推动石墨烯项目的产业化,由此也可见国家对石墨烯这种新型材料发展的重视。
2015年,国家将石墨烯纳入《中国制造2025》重点技术工程,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路径,也提出了石墨烯十年的产值目标,即2020年形成百亿产业规模,2025年整体产业规模突破千亿。
随后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发布了石墨烯产业化实施具体细则,尤其是近期印发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对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石墨烯产业简单介绍
石墨烯之所以能够吸引国内外产学研界和资本的疯狂追逐,主要在于石墨烯超强特性注定其蕴藏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产业链主要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大部分,其中上游部分主要是石墨烯研发、石墨烯设备、石墨烯原料;中游主要是石墨烯制备,包括氧化石墨烯以及石墨烯薄膜;下游主要是石墨烯用途,包括能源、电子、复材、环保等领域。
石墨烯研发主要来源于高校、研究所以及公司研发部门,石墨烯设备主要包括氧化设备、CVD 气相沉积系统、石墨烯清洗线以及周边设备,石墨烯原料为石墨、浓硫酸和高锰酸钾(氧化石墨烯)以及甲烷(薄膜石墨烯)。
石墨烯制备主要产品为石墨烯粉体和石墨烯薄膜,石墨烯制备产品的面积以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下游石墨烯的用途。
而在下游应用方面,根据BCC Research的预测数据,未来石墨烯的应用领域最主要是电池电容、新材料和电子显示三大领域,其他下游应用占比相对较少。数据显示,到2023年,大概会有32%使用在超级电容上,24%使用在电子显示屏上,还有大概20%应用在新材料领域。
石墨烯产业研发进展情况
尽管石墨烯产业的前途是一片光明,但目前要实现石墨烯产业商业化所需要面临的技术难题也不容忽视。
据中国碳谷科技集团首席专家戴加龙介绍,现在业界对石墨烯的概念大多停留在理论上,实际上在现实应用中石墨烯应该理解为:纳米+二维材料+石墨自身的性能。
石墨烯很多企业都说能做,但大多属于二维材料,结构“零缺陷”的高品质石墨烯,能做的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制约石墨烯制备产品进入下游市场的主要原因。
虽然目前石墨烯制备还存在各种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已经有企业让石墨烯产品走出了实验室阶段,正在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东旭光电在2016年收购上海碳源汇谷50.5%的股权后,成功研发出了在满足5C条件下,可实现15分钟内快速充放电,循环寿命高达3500次,而且能在零下30℃的低温到80℃的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石墨烯/磷酸铁锂电池——“烯王”。
而在此后,为推进“烯王”产品的产业化,将产品走出实验室阶段,公司于去年7月初与泰州市签订了5亿的产业投资项目计划,其中一期建设年产 3 吨低成本高品质单层石墨烯生产线一条,年产 300 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各一条;二期建设年产 1.5 亿 Wh 的动力电池电芯及pack 生产厂。
随后,公司基于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项目推进过程中市场的良好反应,就上海碳源汇谷泰州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项目扩大投资规模等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将7月初公告的投资项目总额增加至16.5亿元。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曲良体认为,“烯王”的出现,是石墨烯在新电池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它解决了人们长期渴望的电池快速充电问题,代表着高端电池的发展方向,预期“烯王”将在未来的新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而在同一时间点,华为中央研究院瓦特实验室也宣布,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实现重大研究突破,推出业界首个高温长寿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而这个新型耐高温技术可以将锂离子电池上限使用温度提高10℃,使用寿命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2倍。
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言,目前材料行业正在进行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石墨烯时代将逐步取代硅时代。据预测,全球石墨烯大概将在2018年开始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到2023年全球石墨烯总体规模将达到13亿美元,2018年至2023年石墨烯产业将以4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来源:南方财富网)